您好,欢迎来到筑蜻蜓,我们竭诚为你服务!

微创新是什么意思,《微创新-5种微小改变创造伟大产品》:忘掉triz,这才是专利代理人可实操的专利挖掘法

2021-12-08 16:23:30    来源:    浏览量:0

在Ip行业,谈到“专利挖掘”这个话题时,很多人心中高山仰止的对象是这个:饿罗斯么专家根里奇·斯拉维奇·阿奇舒勒创立的TRIZ(теориирешенияизобретательскихзадач)理论。

事实却是,是高山,也就只能用来仰止。很多年前,我身边不乏有很多同事表示“triz挺好的,有时间要好好研究一下”,但这么多年过去,这些同事中有谁曾经研究过triz吗?

答案是:几乎没有,包括本行业最具学习精神的华哥,艳舞他都能学会,就是没时间没心机也没动力去学习高大上的triz。

在展开说明本书之前,来说说国内代理业的一大特点,那就是很多代理人除了日常根据交底材料撰写专利文稿外,都或多或少“扮演”着发明人的角色。概括地讲他们既当爹,又当妈;既擀面,又做面条。

而做一个中国执业专利代理人的痛苦在于,你帮别人想了再多方案,自己也不能拥有一件专利。换句话说,你既要学习擀面,又得自己做面条,下了面,加了调料,端上来,自己还不能吃。

1.这是一本什么书?

这是一本讲述创新方法论的书,我更愿意把它移植到“专利挖掘”的领域来看待。

坦率地讲,《微创新-5种微小改变创造伟大产品》在我读过的创新方法论书籍中可以排进前三,而且我读过的书并不算太少(要不是中文译名太过烂大街,这个排名兴许还可以再靠前一点)。

回想起很多年前,圣哥组织大家学习triz的时候,我还饶有兴趣地自己找了一些材料(比如被誉为triz理论神作的《创新算法》)来拜读,圣哥从神农氏讲到阿基米德,从草船借箭讲到沙漠之狐,其内容不可谓不丰富,讲解不可谓不深入。但若干年后,当我再次问起参训的学员有关triz的理论时,很多年前一起参训的学员,都讲不出,哪怕一条实用的原则。

实际上,像triz这样内容极其庞杂的体系,普通人连基本概念都很难记得清,更遑论实操了,只能事后诸葛亮般从结果去导原因,并装出一副很有道理的样子。

2.为什么说本书正是为“专利挖掘”而生?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还特意去百度上搜索了“专利挖掘”的相关词条:

看起来像是来料加工的活,但实际上,在国内现有的代理环境下,实际的专利挖掘从技术上看,更像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只不过,这里的再创作有几个维度的限定:

一、你必须忠实于发明人的愿意,否则就是反客为主,用力过猛只会让专利挖掘变成“编专利”的下流活(哦。。。别这么说);

二、要保证较高的授权率;

三、形式上看,通过叠加功能、加步骤、加流程等简单叠加的加法原则进行专利挖掘的做法,简直就是天生与创新为敌的,审查指南关于创造性的规定花了大量的篇幅来核驳这种所谓的创新。

好了,为了医治这三大疑难杂症,本书祭出了两个大胆的核心法则。

(1)法则一:框架内思考

所谓框架内进行思考,也就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进行思考,而不是一味地想着跳出框架。因为只有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和环境下,你才能更好地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对于专利挖掘而言,代理人通常都习惯进行横向的扩展,希望“帮发明人想多一点”,但当其逃离具体的使用环境时,又往往会偏离发明人的原意。

事实上,按照作者的说法,创造力的提升源于对思想的制约,而非放任,也即:

1、创新指数与距离呈反比,素材越远,创意指数越低;

2、在寻找答案时,越接近问题的核心,就越有可能创新;

3、发散性思维会促进思维活动,但杂乱无章的思维会阻碍创造力的发生。

听起来是不是很违反常识,回望一下大部分代理人平常的思路,都是“多想想”,试图“发散思维”,但本书却告诉你,stop,向内看。

(2)法则二:形式为先,功能次之

多数人觉得,创新就是先明确问题,然后寻找答案。但书中另一个违反常识的观点却是,人们更善于在已知的形式里寻找其功能(从答案出发),而不太善于从一个已知的功能中建立形式(从问题出发)。

打个比方,假设你面前有一个婴儿奶瓶,你被告知这个奶瓶会随牛奶的温度而改变颜色。如果问你这个功能的意义何在,你也许会和大多数人一样,很快回答说这可以避免牛奶温度过高而烫到婴儿。那么,请再设想一下相反的问法:你如何保证牛奶的温度不会过高?你得花多长时间才能回答这个问题,发明出随温度的改变而变色的奶瓶?没有正确的(形式)策略,你也许永远也找不到这个答案。

总结:

作者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创新是有套路可循的,在问题的核心框架内,通过运用五种“形式”策略,就能发现创新的可能性。

我在这里把它翻译成:专利挖掘是路可循的,在不偏离发明人原意的前提下,通过使用以下五种策略,可以为专利挖掘找到有效的路径。

好,干货从这里开始。。。哪五条策略:

第一、少即是多:减法策略

删除一项产品或服务中的某个基本部件,甚至可能是其中的精华,而不找替代物,比如删除录音机的录音功能,或是去掉电话的拨打功能。

第二、生生不息:乘法策略

先明确产品、服务或流程的组成部分,选择某个基本部分加以复制,而后将其改造成乍看上去毫无价值的东西。

第三、分而治之:除法策略

我们容易把某产品或服务看成一个整体,认为他们就应该以我们熟悉的样子而存在。打破这种“结构性固着”,把它分解成多个部分,然后将分解后的部分重组。

第四、一专多能:任务统筹策略

给产品、服务中的某个部分分配一个附加的任务或功能,让它在发挥原本作用的前提下完成新的任务。

第五、巧妙相关:属性依存策略

让原本不相关的属性,以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关联。

选取产品或流程中两个原本不相关的属性,让一个变量随着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就像变色龙会随着环境的不同而变换颜色。

好了,以上这段话是抄录的,只是方便大家粗线条了解一下这五种策略。

我在这里请大家留意一点就是,以上五种策略中,它既有乘法,又有除法,甚至还有减法。但是—惟独,没有加法!!

我们再来强调一次:通过简单叠加的加法原则进行专利挖掘简直就是天生与创新为敌的!

Bytheway,别忘了大神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3.能直接运用到实践中的有效干货

以下我将结合自己的思考,分别解释每一条策略在专利挖掘中的具体应用及案例。

(1)最难的减法策略

这一条原则实在太难用了,因为书中提到正确运用这一条策略的要点是“要删除基本部件”,而不是一般人理解的删除无关紧要的部件,或者在原有版本的基础上弄出一个低配版本,而且实施后要达到”让产品或服务的性能得到提升”的目的。

按照这样的理解,1979年推出的随身听(删除了录音功能并用耳塞取代喇叭)、2007年横空出世的智能手机(取代实体按键机),2008年左右上线的twitter(将发送的字符限定在140个字符)都算得上是运用减法原则的经典案例。

这几个案例是如此具有革命性,以至于我一直认为要正确实施这一条,真的要达到对产品、产业、技术、甚至市场需求了解非常深的地步才能真正做好。

要不然,我真的很难想象如何通过做减法把一个普通的风扇变成我桌面的这玩艺:

差一点就快自己打脸了,还好我检索了发明人为“林XX”(下文统称林老师)的一件发明专利,并且很快通过邮件联系到了林老师(参见后文照片)。林老师跟我提到当初构思这件专利时,就是故意在表带上减掉了一块区域,并且在这块区域配置了两个红外感觉器,这样手指从中间留空区域划过时,可以达到智能手表解锁或是切换不同工作状态的目的。

这不就是减法策略的应用嘛,我恍然大悟!林老师,你好嘢!

(2)有用的乘法策略

要运用这一条策略要先明确某个产品或服务所处的框架,然后将框架内的部分加以复制,然后在复制的基础上稍加改动,赋予它新的价值。

这条策略的典型应用包括了:

A、吉列双锋刀片剃须刀—制出另一个刀片,形成两个刀片,第二个刀片的角度与第一个不同;

B、消除红眼的技术—给相机配备双闪光灯,使之瞳孔收缩,一次闪光后镜头盖打开,进行二次闪光(补光);

C、电影的产生—用24台相机来拍摄一匹奔跑中的马,然后通过旋转的轮将其投影出来形成电影。

还有这个:改变进水管后的马桶。

将1根进水管改成直径各不相同的2根进水管,改变冲水量的大小,做到节约用水,将2根水管增加到4根,直径各异,长度也不同,且环绕在马桶四周,形成强劲冲击力。

(3)除法策略

把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分解成多个部分,再将这些分解后的部分进行重组,带来两种效果,一是产生新的功能,二是以全新的形式呈现某个已有的功能。具体又包括三种:

A、功能性除法:挑出产品或服务中的某项功能,改变其位置;

B、物理型除法:将产品按随机原则分解成若干部分;

C、保留型除法:将产品按原样缩小。

我又开始检索林老师的专利了,发现在林老师另一件发明专利中,同样是一个智能手表的表带,林老师将其设计成可拆卸的两段式(主表带+副表带),这两段可互相首尾磁性连接,也可以单独磁性连接到表体上。主表带拆卸后可放置在太阳光照射处进行储能,副表带可调节表带整体长度,并且其中还配置了可拆卸的蓝牙耳机。

林老师略带疲惫地说:这个专利我构思的时候就是希望打破现有手表的设计,将它与环保等概念结合起来,并且适应不同的使用场景,这样我就直觉上要把功能拆分出来,做成不同的使用模块再进行拼装,而这也正是用户在使用时的乐趣所在,不是吗?

(4)第四条策略,也即任务统筹策略,其应用的关键在于,将一个附加的任务(或者功能)分配给某个产品、服务或者流程中的一个已知部分。这个部分既可以是内部构件,也可以是外部构件,同样地,这个应用的前提仍然是,必须是“框架内”。

任务统筹策略最适合的应用对象是:物品或理念的再利用与再循环。

关于这一条,不得不提一下近五年来,我最喜欢的一款母鸡(Muji)设计了:

设计的精妙之处在于,不刻意去掩藏令人生厌的电线,而是将电线变成拉绳,用来控制CD机的开关。

这一条策略,我们如何将它运用到专利挖掘去呢?

从实际经验出发,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这一条策略适用于发明人极力想要通过加功能的方式来进行创新的情景。

所以每次,当我遇到发明人看起来无法抑止住想要加功能的冲动时,我就总是告诉他,等等,看看能不能把这个功能整在现有设计中来,而不是直接加功能呀,哥们!

比如,我在2015年4月认识了开水哥。开水哥设计了一个智能加热服,通过USB外接电源,可以让衣服的加热片发热从而产生暖意。

开水哥冲动地想要加一个控制器来控制衣服的加热温度,而我建议他是不是不要直接在口袋里装一个笨重的控制器(一来没有新意,而且这样的专利申报也难以成功),可否考虑直接将控制器与拉链结合在一起,通过拉链的拉动来操作控制衣服的加热温度。开水哥一时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夹起的红烧肉悬在半空中,久久没有放下。

(5)第五个策略,也即属性依存策略,在我看来,最适合应用的是计算机(软件)领域的专利挖掘了。事实上,软件专利的本质要素也就是判断,条件和参数。如果能在框架内引入依存条件(或者约束条件),也就增加了逻辑的层次。

这个依存条件可能是时间、地点、压力、纬度…

多说无用,举两类比较典型的案例:

第一类:A元素的实施与B元素正相关(或者负相关),而方案在实施过程的具体场景中,一个C元素被发明人无视或忽略,但C元素与A元素或B元素又可能存在正相关(或者负相关)的关系;

第二类:A元素的实施受B元素的约束,超出B元素的约束条件,A元素的实施基本无法成立。

对于第一类案件,关键的挖掘要素是要找到C元素,并构建它与A元素或B元素之间的关系,而为了不刻意地去构建毫无意义的关系,最好的方式应该是将思考放在一个框架内。

好了,我们在前面多次框架两字。那么什么是“框架”呢?

在专利挖掘过程中,我所理解的框架,其实是场景。

框架=(实际使用的)场景

脱离场景去做专利挖掘很可能变成『为了专利而专利』,也即脱离了实际需求,专利难以有实际价值。但结合使用场景去思考存在的问题却往往能切中实际,让专利方案同时满足创新性和实用性的双重要求。

TheEnd:

《微创新》一书中介绍的方法不是万能的,它也许很难将一个专利挖掘项目从70分做到90分,但绝对能够给你提供一些思路,让你快速找到专利挖掘的思维框架,并且一步一步展开寻找到答案,而这远远要好过那个看起来完美无缺,却让你无从下手的triz理论了。

这本书强烈推荐给目前专利事务所辛苦奋战的代理人们。

同样适合企业IpR们,如果你希望专利挖掘会,不是你坐在那里苦口婆心地请求大家『多想想,再想想』干等着,而是能有效引导大家进行思考,快节奏地推开专利挖掘项目的话。

pS:我又开始来做瓦窑排门店导购员了,《Ip之道》离正式出版,就真的只剩最后几天了,如果没有意外,躺在工厂里的印刷机,正在哗啦啦地印刷着。

(来源:智圈/作者:林炮勤)

COPYRIGHT ©2006-2020 筑蜻蜓 版权所有 京ICP备18053623号-1冀公网安备 13072502000007号 北京墓地